- 发布日期:2025-03-07 18:15 点击次数:155
图片
年代:北魏书体:篆书原碑尺寸:56cm*56cm图片
长孙盛墓志全称《魏故左将军散骑常侍长孙公墓志铭》,因主人名盛,故称《长孙盛墓志》。此志刻于北魏普泰元年(公元531年),与北魏名志《张玄墓志》又叫《张黑女墓志》出于同年。《长孙盛墓志》故地无考,现有拓本传世。该志带盖,完整无缺。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正是此墓志盖。
图片
目前所为我们所熟知的篆书主要为大篆和小篆两种,再细分就是商周金文、二李小篆和清人流派篆书。也偶有春秋战国各诸侯国篆书和极具个性的汉代篆书风格面世,但我们今天所要讲的篆书类型更为稀缺和独特。
图片
篆书作为使用古文字的书体,具有古老、威严、庄重的长者风范和不可侵犯的庙堂气息。故后来的所有书体都或多或少受到篆书的影响,或用笔、或线质、或结体、或气息。
图片
学习北魏墓志盖首先需要从用笔方式入手,北魏时期是北碑楷书繁荣的时代,所以此一时期的篆书或多或少都会沾染楷书的元素,在这里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用笔之变,篆书历来都是强调起笔藏锋中锋用笔,而此墓志盖铭文带有明显的楷书意味,以起收笔处明显切笔为典型用笔方式,此第一变!
图片
第二就是从笔画的转折搭接处入手,篆书强调珠圆玉润,每遇转折,皆以圆转含其气,而搭接的用笔方式也来自于隶书笔笔断的处理方式,北魏墓志盖篆书铭文有三种方式。
1、延用篆书古法圆转流畅的方式;
2、继承两汉隶书笔笔断的搭接方式;
3、融合同时期楷书提案重钝的方式。
此第二变!
图片
第三是从构字方式来说,在秦统一之前,文字处于古文字阶段,有过好几段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阶段。秦统一后文字步入今文字阶段,以后所有的书体都是由秦文字演变出来的。而发生变异的这种秦文字恰恰不是当时的官方正统文字,而是当时民间常见的秦代诏版铭文和秦代竹木简牍文字。后来汉代篆书对秦代金文的接受程度最高。但是气格相异,这一点在以后的文章中会专门讲到。
图片
说来这么多,大家应该知道北魏墓志盖的源头在哪里了吧。不错,就是秦代诸多的诏版铭文,但从这里的构字样式来看,似乎又少有秦代诏版铭文的影子,和汉代篆书的血缘关系要更近,如诸多《汉金文》和《祀三公山碑》铭文。此第三变!
图片
第四就是章法因素了,这对于具备一定篆书基础的人来说是显而易见,如果对于第四条不知所云的话那么我极力不建议你关注和学习北魏墓志盖篆书。此第四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